在电池大规模生产制造过程中,节能降耗成为“双碳”目标下企业降本、减碳的重要环节。而在整个能耗的价值链中,中央空调或是冷源系统的电能消耗又占据很大一部分。
如何缓解峰谷负荷差?如何提高系统能效?如何在能效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等?这些都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数据中心、工业厂房、能源站及水储能调峰领域节能产品及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英沣特致力于为客户优化系统节能方案、保障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服务。
近日,英沣特姚广顺表示,为更全面评价系统的节能水平及成本效益,公司在机房系统综合能效比(EER)的基础上融入了供冷成本的考核因素,在业内首次提出了机房系统成本能效比(CEER)的概念。
蓄冷节费率:在机房系统中,利用峰平谷电价政策后,高效蓄冷机房系统相较于常规高效机房系统运行电费的节约率。
当前,公司着力打造CEER>8.0,供冷成本<0.08元/KWh的蓄冷式高效机房,在节能降本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以广东省某电子厂房为例,空调系统配置基载主机2*2500RT,蓄冷主机2*2100RT,蓄冷设备2*4900m³。如果按供冷成本价格核算机房全年综合能效,高效蓄冷机房的全年综合成本能效比CEER=8.17(CEER=5.15/(1-37%)。
从成本效益来看,高效蓄冷机房的供冷成本最低,全年综合供冷成本可低至0.085元/kwh以下,相比常规制冷机房年度用电费用可节约50%左右,相比普通高效机房,其年度用电费用仍可节约37%左右。
高效制冷机房虽然在投资造价方面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相比常规制冷机房,高效蓄冷机房增加的初始投资回收期大约在2.7年左右,且系统规模越大,年均负载率越高,高效蓄冷机房的投资回收期越短,最短可控制在1.5年以内,经济效益极为可观。
在政策层面,各省市也密集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标准,大力倡导高效蓄冷机房的建设。比如,2023年,广东省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广东省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计划》,大型公共建筑和产业园区制冷系统能效提升20%;新建项目中央空调常规电制冷机房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EERao大于5.0,逐步改造EERao低于4.0的制冷机房(不包括蓄冷系统)等。以政策发布的方式强制要求新建机房的高效设计要求。
从实现路径上来看,英沣特的高效蓄冷机房系统解决方案由“负荷模拟、优化系统及设备选型、能效模拟与能效承诺、工程实施、精准智能控制、调试与跟踪运营”六步组合实现。
英沣特凭借16年的水蓄冷技术积累及丰富的机房系统设计实施经验,从系统前端设计到中期实施,再到后期调适运维,在高效机房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都将节能降耗落实到了细处。
在智能化控制上,英沣特在常规的BA系统层面引入了AI控制技术,以冷机性能特性为核心,解决制冷系统能效耦合问题,通过自动寻优,实现水泵、冷却塔风机、冷机的能耗之和最低。同时,结合峰平谷时段分布情况及各时段的用冷负荷情况,制定最优运行策略。在保障系统运行安全稳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行成本。
目前,公司已有50多项专利技术,参编了20多项行业和国家的标准,在国内外有600多项成功案例。截止22年底,蓄冷规模已达到93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能力。
英沣特表示,公司将始终秉持“通过冷热综合节能技术推动数据中心、能源站、电子厂房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发展使命,争创行业一流的冷热源综合节能服务商,与同行一道,共同促进各行业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