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1月25日消息(记者庞淼)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黑龙江省极具特色且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绍戊建议,以提升黑龙江省冷水鱼稳产保供能力为主线,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布局、科技赋能,大力推动全省冷水渔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李绍戊说,2023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积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77万吨以上,同比增长5%左右,大白鱼、鳜鱼、方正银鲫、鲟鳇、大银鱼等鱼类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从交易看,市场购销两旺;从活动看,冬捕大放异彩,水产品产量与渔业经济产值呈稳步增长态势。
“黑龙江省冷水渔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李绍戊介绍,黑龙江省冷水渔业发展一产产能和标准化程度不足,产业、技术集群尚未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方式欠缺,持续稳定供给能力较弱;龙头企业研发能力亟待加强,上规模企业数量少,全省渔业企业普遍缺乏自有科技团队和研发平台,提出需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资源配置和保障措施不足,全省渔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较为薄弱,渔业发展省级专项资金缺乏或项目申报前置条件较高等。为此,他建议:
加快构建龙江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深挖全省渔业一产潜力。继续实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依托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黑龙江流域分库等平台,做大做强龙江冷水鱼种业“芯片”,突破基因编辑等核心育种技术,聚焦翘嘴鳜、翘嘴鲌、方正银鲫、虹鳟等黑龙江省特色优异种质,开展良种培育及推广应用。创新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池塘、湖泊、稻田、盐碱等宜渔空间,打造池塘精养、设施渔业、大水面增殖、稻虾/蟹种养等典型示范区,强化技术支撑能力,提高单位面积渔产量。建立苗种繁育、生态增殖、人工精养、投入品管理等系列标准,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结构,实现产量产能和质量安全的双提升。
加强龙头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鼓励龙头企业会同院所高校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的作用,引导企业做好“出题人”、院所高校做好“答卷人”,市场做好“阅卷人”,加快培育科技领军涉渔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加强渔业经济组织、家庭渔场、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成立水产技术服务专家组,加大对基层渔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保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财政、金融、税收等工具,鼓励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完善配套设施和支持政策,推动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在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方面,强化种业基地条件保障水平,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苗种繁育和养殖设施,打造一批高品质特色园区如抚远鲟鳇鱼产业园、大庆渔业产业园等,逐步探索智慧渔业的应用场景。在涉渔产业科技政策方面,考虑降低省级科技项目申报对企业研发投入等的前置要求,扶持中小规模实体企业以科技创新促发展。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绍戊建议,以提升黑龙江省冷水鱼稳产保供能力为主线,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布局、科技赋能,大力推动全省冷水渔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