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全国服务热线: 400-600-2092

杏彩体育:【装配圈】装配式建筑行业各地最新发展动态!

  随着人们对住宅舒适、健康等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将会进一步普及。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湖南省建设科技与

订购热线:400-600-2093

返回列表

产品参数

  随着人们对住宅舒适、健康等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将会进一步普及。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目前湖南省取得

  记者了解到,近年湖南建设科技、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工作内容持续丰富和扩展,住房城乡建设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去年底,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及省生态环境厅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建筑领域向高质量高品质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湖南将实现市州中心城市新建民用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市州中心城市绿色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或超过30%。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应各建设1至3个高标准的省级绿色生态城区,其他市州应各规划建设1个以上市级绿色生态城区。

  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协会正协助省住建厅制定《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从法规制度上全面推进绿色建筑领域规范性发展。

  2018年12月24日,上海市市场管理总站组织编制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芯片技术导则》召开结题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认为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题研究,梳理、分析了上海市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芯片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导则》(草案)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完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芯片技术导则课题通过评审。

  该《导则》内容包括预制构件芯片的相关设备、采购要求、信息管理的程序、使用方法、标准规格、安装位置、测试情况等,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监管及质量追溯,提升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提升,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大投资、大建设、大提升的黄金时期。湖北省住建厅8日透露,2019年将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投资2200亿元,湖北省城市品质将有新提升。

  1月8日召开的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称,湖北省今年将着力打造建筑业强省,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稳增长、稳投资重要作用,力争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68万亿元,增长12%左右。

  2018年,湖北省建筑业总产值预计将突破1.5万亿元,产业规模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三、中部第一,建成投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21个,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8年,全省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0多亿元,同比增长15%。省住建厅在“省直部门重大项目谋划区”累计入库项目651个,入库项目数居省直部门第一,涉及总投资额2177亿元,全省城乡基础设施处于大投资、大建设、大提升的黄金时期。

  “今年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好‘六稳’工作、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以及省委省政府系列政策举措,给住建领域带来重大利好。”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湖北省将全力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不少于350万平方米。同时,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00亿元,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为服务经济发展,住建系统还将升级“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6月底前,湖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将缩短至100个工作日;12月底前,缩短至90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审批做到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更大范围实行审批“告知承诺”制。湖北省住建厅称,对“放管服”改革将选择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并适时公开考核评价结果。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关于大力促进全省建筑业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就大力促进全省建筑业民营经济发展提出9个方面改革措施。

  措施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据实施方案,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按照“强化个人资格、淡化企业资质、注重全过程信用”的发展思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行政审批中再取消一批对资格类人员的要求,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建筑业民营企业内生动力。推进简政放权,切实加强省级权限内建筑业企业资质委托审批事项后续监管,确保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得住”、“办得好”。

  措施二:完善招投标制度。改革以价格为决定因素的招标和采购管理模式,实施技术、质量、服务、品牌、价格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价,实现由“拼价格”向“拼质量、重信用”转变。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鼓励对地方就业和经济发展贡献大、具有良好信用、能够提供足额担保,且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关工程业绩的民营企业参与相应项目建设。鼓励央企、外省大型建筑业企业与省内民营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高端建筑市场竞争。完善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制度,推行设计团队招标或设计方案招标,强化对设计团队人员、业绩、信用等综合能力考评。

  措施三:转变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试点示范,打破分段碎片式的工程承包方式和管理方式,在政府投资项目、装配式建筑中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加快完善与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相关的招投标、承发包、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工程结算等制度。支持工程设计民营企业、施工总承包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工程总承包试点。

  措施四:增强市场拓展能力。鼓励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民营企业跨行业、跨专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安徽建筑业龙头企业。依托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支持建筑业民营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空间,扩大市场份额。在建筑劳务输出较多、市场潜力较大的省外地区,依托驻外骨干企业设立建筑业企业服务机构,开展全方位协调服务。支持工程总承包民营龙头企业与专业承包、劳务公司合作,组建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一体化的联合体,共同拓展海外建筑市场。

  措施五:健全信用体系。突出行业监管方式的改革,适应管理方式转变,着力从资质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建成统一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全面归集建筑市场主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管、联合激励、联合惩戒等信用信息数据。加强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安徽省相关管理部门的数据互通共享,形成监管合力。

  措施六:降低企业成本。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各类保证金,进一步建立健全清退保证金台账制度,落实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备案审查制度,严肃查处超标准收取保证金或者强制要求缴纳现金形式保证金等行为。积极推行施工企业以银行保函、商业保险、第三方担保方式替代现金形式保证金,推行工程担保制度,任何单位不得拒绝。

  措施七:强化人才支撑。研究出台政策措施,着力培育一批勘察设计大师、优秀建造师和项目管理领军人才。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机制,优化职称管理服务,壮大民营建筑企业中高级职称人员队伍。推动现有建筑劳务企业向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转型。围绕“技工大省”建设的总体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建筑业民营企业自主培训、自主评价。加快发展一批建筑工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人员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机制。搭建安徽省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

  措施八:维护合法权益。规范工程价款结算,约束建设单位及时按合同约定足额向承包企业支付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结算工程价款。持续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专项行动,坚决打击阻拦施工、强揽工程、恶意竞标、强揽渣土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法治氛围。严格规范社团涉企收费,不得利用(借用)行政权力和垄断地位强制收费,不得利用政府委托事项擅自收费,不得通过评比表彰和评审达标等方式违规收费。

  措施九: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结合“四送一服”制度,深入开展调研,及时帮助建筑业民营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大力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清理各地区、各行业在市场准入、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对民营企业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及时清理涉及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尽快公布有效文件目录,凡未列入目录清单的文件一律废止。打破区域市场准入壁垒,任何地区和单位不得违法限制或排斥本地区以外的工程建设企业参加工程项目投标,严禁强制或变相要求外地工程建设企业在本地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着力营造更加开放、公平、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十项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的总体部署,唐山市围绕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12项重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在推进工作中,唐山市谋划实施了“规划产业布局、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提速、临港产业提档、产业园区提效、创新驱动、融合互动、龙头带动、项目拉动、工业与物流联动、生态绿色发展、企业家素质提升”等12项重点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委托国内顶尖专业机构编制了钢铁、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和能源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滚动实施100项技术改造、100项新产品开发、100项钢铁深加工和100项两化融合“四个一百”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705亿元,完工203项。启动实施钢铁企业“四个一”行动,本地钢材深加工占比达到28%、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达到25%,比年初分别提高1和3.5个百分点。2018年1至11月,钢铁、装备制造、化工、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四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6.3%,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88.6%。在2018年6月21日全省转型升级现场观摩大会上,唐山市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谋划实施了100项新兴产业项目,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3%,占全市比重47.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9%,占全市比重12.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2家,超过了过去5年增量的总和;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11家,同比增长21.3%,累计达到6327家。去年1至11月,全市五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高于规上工业8.6个百分点,占比达到7.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3.2%,同比增速达到17.2%,高于规上工业增速9.5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2.3个百分点,占比达到9.4%。

  沿海产业项目进展顺利。河钢乐亭基地原料区厂房基础完成75%、烧结区主厂房结构完成60%,球团区基础施工、高炉区热风炉安装、炼钢区桩基工程、热轧区底板砼浇筑完成。首钢京唐二期一步工程3500mm中板工程已完工试生产,炼铁、球团、炼钢连铸等工程正在加紧推进。纵横钢铁项目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区域工程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98.2亿元。中化旭阳炼化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已上报生态环境部,力争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翔鹭腾龙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45万吨/年涤纶短纤项目、300万吨/年PTA项目完成公司注册,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力争今年开工建设。

  绿色生态发展稳步推进。压减产能任务完成,累计压减炼钢产能500.25万吨、炼铁产能298万吨,煤炭201万吨、焦炭产能185万吨、平板玻璃300万重量箱。全面启动市核心区陶瓷企业退城搬迁工作,印发《唐山市陶瓷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丰南陶瓷产业创新示范园区启动建设,40家企业报名入园并缴纳押金,67家企业实施停产关闭。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污染治理深入实施,87家企业通过省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企业4家。2018年1至11月,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85%。

  企业发展动能有效提升。制定印发《唐山市精准服务重点工业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关于鼓励支持“双领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若干意见。